周正合上奏本,看着气的不行的杨嗣昌,道:“这件事先隐下来,晚上我与卢象升好好谈谈。如果是诬陷,就弹压平凉府知府,如果是真的,你得早有准备。”
杨嗣昌脸角抽搐着,可以想见他内心是多么愤怒。
原本洪承畴与卢象升是西北两总理,一个主西北,一个主东南,洪承畴刚刚下狱不久,这边卢象升又出事!
即便朝廷问罪不到杨嗣昌,对他计划也必然有重大影响!
杨嗣昌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,还是控制不住怒气,盯着周正沉色道:“你给我问清楚,卢象升要是真的做了,本官也有壮士断腕的决心!”
周正默默点头,他心里其实希望杨嗣昌的计划能够执行下去,彻底点燃西北的战火,摧毁这个腐朽王朝的根基。
现在看来,即便是想,也没那么容易。
到了晚上,卢象升被请到了周府。
周正与卢象升在西北是见过,也彻夜聊过,关系还是非常不错。
周正没有第一时间拿出这道奏本,倒是卢象升,神色凝重的看着周正,道:“我觉得,杨尚书的计划有很多问题,不说战术的问题,单说筹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,真的能彻底剿除流寇吗?若是春风吹又生,还能再来一次‘十面张网’吗?”
卢象升考虑的,其实比杨嗣昌更为深层次一些,杨嗣昌想的是剿匪,卢象升则考虑的是‘彻底’二字。
周正给他倒了杯酒,解释的道:“我刚刚入京的时候,在乾清宫就剿匪问题与杨尚书有过冲突,后来他主理西北,我分管涉及建虏的辽东等。他想的是先剿后安,不到最后,分不出对错的。”
卢象升也知道这些,无奈的道:“我担心的是,越剿越乱,这么大动作,怕是会透支数年的国库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周正看着卢象升,这是一个忧国忧民,考虑深远的人。
周正沉思一阵,道:“建斗,辞官吧。”
卢象升被周正突然来的这么一句震惊到了,看着周正道:“就算我与杨尚书有些争执,也没到我要辞官的地步吧?”
周正看着他,从怀里拿出那道奏本,无声递过去。
卢象升不明所以,接过来看去,不久就连忙抬头,道:“征云,你相信我,这件事我没做过!”
周正点头,道:“我信你。但杨尚书未必信,朝廷,皇上肯定不信你。在杨尚书这‘四正六隅策’的关键时刻,这道奏本要是到了朝廷,你觉得你的下场会是什么模样?”
卢象升怔怔的说不出话来,他是知道朝局险恶的人,却没想到,忽突然发生到了他的身上。
周正从内心来讲,不希望卢象升出事,这是他为数不多,欣赏的朋友。
等了一阵子,卢象升还是说不出话来,周正道:“你上书请罪,不要提这道奏本,我再请杨尚书一起为你说情,无凭无据,最多就是罢官。现在多事之秋,过不了多久我就上书皇上,复起你,无需担忧。”
卢象升从军多年,遇到的各种弹劾极其的多,但这一次,他感觉到了明显的不正常,拧着眉头,道:“我听说,元辅近来很不得圣心,是不是与这件事有关?”
卢象升不傻,自然想到了一些事情。
比如几年前,朝廷要再设一个五省总理,就是在他与周正之间选,后来是首辅温体仁支持的他获胜。
因此,卢象升也被打上了温体仁一系的烙印。